“互联半岛下载网+法令”入指尖也要入民气
普法宣传形式单一,传播效果不佳;公益服务质量缺乏保障机制,公众的接受度不高;纠纷化解受限于资源和渠道这些是公共法律服务一直以来存在的短板。而互联网法律服务为解决这些问题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日前,被誉为“法律淘宝”的中国法律服务网正式上线,该平台由国家司法部发起,整合了38万多家法律服务机构和139万多名法律的数据,提供法律事务咨询、法律服务指引等服务功能,公众还可以在线预约、申请、办理司法行政各类法律服务事项。
中国法律服务网的出现并非横空出世。早在2000年初,中国法律互联网行业就已经起步,从早期的“找法网”“法帮网”等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到如今的“律兜”“口袋律师”等新型社交服务性平台,中国法律互联网行业历经近20年的大浪淘沙,可谓生死迭代。
一边是政府和企业努力进行着创新和突破,一边是问题和挑战依旧严峻: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并没有迎来用户的爆发,厌诉情绪始终笼罩着大多数当事人;互联网法律服务是一种低频的刚需,公众对服务期待的个体差异比较大;不断累积的服务数据资源需要进行深度开发,但是难度比较大
站在风口上的互联网法律服务业,要想行稳致远半岛下载,仅仅带给老百姓指尖的便利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入心入脑,要从服务上下力气,要知道“互联网+法律”不是营销,而是服务,就像好医生不是宣传出来的。如果只是简单地把传统业务复制到线上而不重视客户体验度,那“互联网+”完全没有价值。
比如,线上客户的需求与线下客户完全不同,线上客户对咨询服务要求更苛刻,要求平台回应时间更短;律师对自身服务的感知以专业为准绳,而客户对律师服务的感知则更倾向于服务态度。此外,律师提供的是一种基于专业背景的“人”的服务,而不是某种可以直观评价的物质产品。因此,建立律师的社会评价体系和专业评价体系就成了法律服务业电商迫切需要攻克的难题。
当法律遇上“互联网+”,司法和执法的公开透明必不可少。如果老百姓都认为律师的社会关系比执业水平更重要半岛注册,那就不可能形成成熟的互联网法律服务业。因此,我们的司法机关要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做到阳光司法。当司法圈与法律服务圈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实现交融,完整的“互联网+”法律生态圈才能形成,进而大幅提升司法公信力,并真正改变中国人的法律消费习惯。(作者叶日者系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